影像平谷:儿时的记忆——打尜

美丽平谷

有态度 有温度 全区都关注

本期编辑:饮冰子

儿时的记忆:打尜

在六七十年代之前,孩童们玩具单调,但孩童们能够自己创造条件,自己制作一种木制玩具叫“尜”。能拥有一副好尜,是当时男孩子的梦想和荣耀。常常在制作上动很多心思,下很大工夫。选材,削制,打磨一道道工序都不能省,不但要讲究实用还要求其美观。尜是那个年代男孩的最爱。

一、材料选取

找坚硬密实,木纹细腻的榆木、槐木、梨木、枣木等硬质杂木的圆木棍,直径在2厘米至4厘米之间。

二、尜与尜棍的制作

1.尜的制作:选取直径在2厘米左右,长10厘米左右圆的硬杂木木棍一根,将木棍削成枣核状(即成尜)。

2.尜棍的制作:选取直径在4厘米左右,长35厘米左右圆的硬杂木木棍一根或制成刀型木板即可。

3.尜与尜棍用砂纸打磨光滑,形状漂亮,显示制作工艺。

三、打尜时间地点

打尜时间一般在冬天或初春,地点选择在开阔地或场院。

四、打尜的方法

打尜的玩法和现在的垒球差不多,是由攻、守方派出的代表击打尜的远近来确定输赢。

展开全文

打尜是一项集体游戏,可两人游戏,亦可多人分组游戏,比赛时应单人出场。玩时,首先在场地的一头画一圆圈,叫“锅”,打尜者先将尜放在“锅”沿外侧,用棍儿轻轻敲其一端,尜便弹起,随后再用力击打空中的飞尜,打得越远越好。比赛时测其尜落地后,尜与“锅”的距离。其次是回尜,就是比赛对方,在尜落地的地方捡起尜,用力往“锅”里回扔,尜被扔进“锅”打尜的一方失败,成绩为零,若仍不进去,距离有效。双方根据多轮比赛,累加距离多者为胜。

打尜,好玩,锻炼了臂力,增大了肺活量,同时也增加了团结友爱,精诚合作、奋力拼搏的精神和竞争意识。不足的是,有一定的危险性,尜在打出去时,高低方向的不确定,有时会误伤到人。后来,随着玩具的种类增多和场地的限制,这项活动慢慢的退出历史的舞台。

作者:梁志顺,中学特级教师,曾任教于平谷中学。

责任编辑:梁景启

1、 李慧颖被评选为“首都最美志愿者”,平谷区文化馆成立的平谷区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被评选为“首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2、 在最美的季节,石林峡欢迎您!(文内惊喜)

3、 二平煎饼好吃:二月二,龙抬头——不负春光、不负自己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信息分析领域的渔网模型 安邦智库在古代,渔网是渔夫捕鱼的最好拍档,它是使用粗布加上麻作为原料,通过捆卷的方法制成渔网的,每一个节点和每一根线形成...
篮球世界杯小组赛:中国队惜败波兰队
Copyright © 2022 2018世界杯时间_世界杯百大球星 - gonh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