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建在'坟堆'上的大学,而今个个人杰地灵
有人说“学校都是建在坟地之上的”,又有人说“十所学校九个坟”,相信各位看官的母校也不乏相关传言。那么在坟地上建学校真的有什么依据么?从风水上讲,学校人流多,人气旺,一般坟地,刑场多少有些阴气太重,而建了学校,人多了,而且都是气血方刚的年轻人,阳气就旺盛了,可以压抑阴气,学校中的学生比起其他团体,更有正气,正气可以辟邪。当然也并非如传言所说,都是建在坟地上的。今天,笔者带大家盘点一下几个典型的建在坟地上的高校。
汕头大学
汕头大学从其建造的风水上看,左轻右重,建筑都集中分布在校园的西区,根据古代所信奉的“男左女右”的原理,汕头大学地势偏阴,呈阴胜阳衰之势,因此有传闻说汕头大学的女生都特别吃香,一入汕大便如鱼得水。还有人说,汕头大学一有女领导上位,整个大学的管理都是服服帖帖稳稳当当。汕头大学的地址在明清时期是块古代大坟场,考察发现大量的明,清时墓碑,在建汕大前,当地开发是就清理收了上千具棺木,再加上北面西面山上现在还是坟墓。因此汕大如今却是是一块风水胜地。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一共有三个校区,一个是位于市区的校本部随园,一个是位于近郊的紫金校区,还有一个就是仙林校区。随园校区附近有一个公交站,唤作“南阴阳营”站,根据《南京志》记载,阴阳营是当时南京城集中处理白事的地方,也是巫卜集中的地方,后在此建立大学,也是想借用大学生们的阳刚之气,驱邪避鬼只用。其中仙林校区在仙林地区占地面积最大的一所学校。当初选址校区,学校刚开工的时候,挖出来一个南北朝的大墓,从墓地的大小和规模上看,可以判定是一个大人物的墓,从其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对研究南北朝时代社会历史具有考古价值,出土后的文物全部交由南京博物馆处理,后继续在其之上建造了南京师范大学。因此,从这方面,南京师范大学的仙林校区倒是多几分历史文化气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明清时期,犯事处斩之类的事情,明朝砍头在西四,清朝在菜市口,那么行刑完毕之后,如何处置呢?老北京流行着这么一句话,叫做“菜杀五埋”,意思就是菜市口斩完了,若果没人认领的话,就直接拉到五道口埋了,而中国地质大学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五道口附近(貌似清华大学也躺枪了),因此当时的五道口实际上就是一个乱坟岗子,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五道口附近大学如此之多,乃至被誉为“宇宙的中心”了。1952年,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拔地而起,在此建造起了中国地球科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和地学研究的基地。
武汉大学
说起武汉大学的选址,就不得不提“中国地质学第一人”李四光了。当年李四光和武大首任校长王世杰一起留洋求学,回国后立志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建一所振兴民族的大学,于是李四光被教育部聘请作为国立武汉大学建设委员会的会长,而王世杰则被聘为武大第一任校长。李四光和王世杰遍访武汉三镇,选址东湖畔珞珈山下,然而矛盾的是,当时此处确是一处坟山,山上都是当地人的祖坟,因此当时很多人像政府请愿祖坟不能挖。而王世杰和李四光坚信这个地方没有建成大学,简直愧对后人,他们力排众议,果断派学生把路边的坟一夜之间全部迁掉。后来人们不忍王世杰等人的行为,怀恨将王世杰校长的祖坟给挖了,王世杰忍住悲痛说:等将来他们的孩子上了武汉大学,就知道我这么做是对的。而今也应证王世杰校长的这句话。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有很多地方都是以“坟”命名的,有的是繁华大街,有的是市中心位置。为何“坟”这种在我国历史上有着大忌讳的词在北京却用得这么明目张胆,原因归结于明清时期老北京流行的是土葬,尤其是王公贵族讲究厚葬,动辄就是一片山一片地修建墓地陵园啥的,因此占地面积很大,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地名。而北师大便是因“铁狮子坟”而入围,北师大东门是铁狮子坟,西门索家坟,北门是被北太平庄,南面小西天,四面都被风水宝地所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