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口诀

一、等的标志:(平衡的本质)

口诀:“同向”不可断, “异向”比例才可断

正反应速率:V(反应物)消耗、V(生成物)生成

逆反应速率:V(反应物)生成、V(生成物)消耗

1、同一物质表示:V(反应物)消耗= V(反应物)生成 或V(生成物)消耗= V(生成物)生成

2、不同物质表示:一种物质表示的正反应速率与另一种物质表示的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物质前的计量数之比。

3、其它描述方式: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的变化, 化学键的变化。

例1、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3V (N2) 正=V (H2) 正

B.V (N2) 正=V (NH3) 逆

C.2V (H2) 正=3V (NH3) 逆

D.V (N2) 正=3V (H2) 逆

例2:下列说法,可以表明N2(g)+3H2(g) 2NH3(g)反应己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1molN≡N健断裂的同时,有3molH―H健形成

B、1molN≡N健断裂的同时,有3molH―H健断裂

C、1molN≡N健断裂的同时,有6molN―H健形成

D、1molN≡N健断裂的同时,有6molN―H健断裂

二、定的标志:(平衡的现象)各组分的浓度不变

口诀:“定量”不可断,“变量”不变才可断

针对某一具体反应而言,当某一化学量不随平衡移动而变化,称其为定量;当某一化学量随平衡移动而发生变化,称其为变量。

总结:判断定量还是变量的方法:

一看:外界条件(TV、TP)

1、等T 等V时:

2、等T等P时:

二看:反应的特点(等体、不等体)→判断n(总)是否为变量→进一步判断V、P是否为变量

三看:物质的状态(固体、液体、气体)→判断m(总)是否为变量

涉及到的关系式:

ρ=

例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不能表明可逆反应A(s)+2B(g)C(g)+D(g)△H<0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

D.反应放出的热量

例4、H2(g)+ I2(g) 2HI(g)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 。

①c(H2)=c(I2)=c(HI)时

②c(H2):c(I2):c(HI)=1:1:2时

③c(H2)、c(I2)、c(HI)不再随时间而改变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2nmolHI

⑤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H2的同时生成nmolI2

⑥反应速率v(H2)=v(I2)=v(HI)

⑦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⑧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⑾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例5、可逆反应:2NO2(g) 2NO(g)+O2(g),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 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④⑤ D.全部

例6、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气体和2 mol Y气体,发生如下反应:X(g)+2Y(g)2Z(g)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2mol Z

例7、在恒温下,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2SO3(g)2SO2(g)+O2(g)可用来确定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单位时间消耗1molSO3同时生成1molSO2

C.单位时间消耗1molSO3同时消耗1molSO2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

答案:1、A 2、D 3、A 4、A 5、A 6、B 7、AC

(责任编辑:化学自习室)

思美人结局
14nm 桌面处理器时代落幕:英特尔停产酷睿 i9-12900KS 和十代酷睿处理器
Copyright © 2022 2018世界杯时间_世界杯百大球星 - gonhee.com All Rights Reserved.